CORC  > 北京大学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2012-04-22 ; 2012-04-22
会议名称中国北京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关键词产业特性 区域特征 制造业 地理集聚
中文摘要产业地理集聚存在产业差异和区域差异。同一产业在不同区域的集聚水平不同,同一区域不同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合产业特性和区域特征揭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采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本文发现西部省区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东部省区较低,但产业集聚水平因产业不同而异。统计分析表明,交通密度、政府支出比重、开发区数量以及贸易壁垒强度等区域特征显著影响产业集聚。在产业特性与区域特征交叉分析中发现,市场化促进了农业投入依赖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联系较强的以及研发密集型产业的空间扩散,交通网络的完善有利于产业联系强的、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的分散布局,在市场潜力较大的省区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更为集聚;地方政府的产业和区域政策促进了产业联系较强的产业集聚,而拉动了利税率高、国有企业主导产业和国家计划的重点产业的分散布局;各级政府建立的开发区和园区则尤其不利于国家计划重点产业的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本文研究表明,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集聚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中国的政策制度环境也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集聚需要一定的产业和区域条件,并非所有产业和所有区域内都能够实现高水平的产业集聚。
会议录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GDQ200910001459&dbname=CPFD201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211010/143]  
专题北京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贺灿飞,朱彦刚,朱晟君.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C]. 见:中国北京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