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突水通道形成的监测与数值模拟
徐智敏 ; 孙亚军 ; 巩思园 ; 朱宗奎
2015-09-10 ; 2015-09-10
关键词采矿工程 高承压水上采煤 底板破坏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前兆信息 临突预报
中文摘要底板采动破坏及导水通道的形成是底板突水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矿井突水的监测预报基础。以新义矿为例,采用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采动破坏及突水通道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受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破坏严重,11011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达到25 m,大于一般经验计算值;建立的基于流-固耦合底板采动破坏数值模拟模型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底板破坏的影响因素,模拟的最大破坏深度为23.75 m,与现场监测结果接近;采动过程中的底板电阻率、应力以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好地反映底板破坏及突水通道形成、演化以及充水的整个过程,可作为矿井突水临突监测预报的重要信息源。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232060/14287]  
专题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智敏,孙亚军,巩思园,等. 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突水通道形成的监测与数值模拟[J],2015, 2015.
APA 徐智敏,孙亚军,巩思园,&朱宗奎.(2015).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突水通道形成的监测与数值模拟..
MLA 徐智敏,et al."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突水通道形成的监测与数值模拟".(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