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徐州地区寒武纪沉积模式及其碳、氧同位素制约
桑树勋 ; 徐磊 ; 张华
2014-11-14 ; 2014-11-14
会议名称中国大庆 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
关键词徐州地区 寒武纪 沉积环境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中文摘要选择大北望剖面为基干剖面、贾汪剖面和白土剖面为辅助剖面,通过野外单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和室内岩石学分析,对徐州地区寒武系的岩性岩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徐州地区寒武系为陆表海背景下形成的一套清水为主、清水与浑水交替的沉积。碳酸盐岩在地层中占主导地位,颗粒灰岩发育、颗粒类型丰富、藻类参与颗粒形成是徐州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的显著特征,并随海水的进退,颗粒灰岩在地层中的丰度出现规律性变化,退积序列较进积序列颗粒灰岩丰富。徐州地区寒武系主要发育潮坪沉积、局限陆表海沉积和灰质障壁砂坝沉积,发育的主要成岩环境为潮上成岩环境、淡水成岩环境、潮间成岩环境、潮下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之间存在成因联系,障壁砂坝相及其发育的颗粒灰岩分别构成地层的格架沉积相和格架岩性,障壁砂坝相颗粒灰岩中往往共生不同成岩相。沉积记录反映出徐州地区经历了早寒武世缓慢海侵、中寒武世毛庄期-徐庄期缓慢海退、中寒武世张夏期大规模海侵、晚寒武世缓慢海侵-缓慢海退的沉积演化阶段,期间伴随着海平面波动和次一级的海水进退,形成障壁砂坝生长型、进积型、退积型沉积成岩序列的不同叠置组合。沉积成岩特征与沉积成岩相地层组合关系揭示徐州地区寒武系形成于陆表海障壁砂坝沉积模式。
会议录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GDJ200408001047&dbname=CPFD2004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232060/6254]  
专题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桑树勋,徐磊,张华. 徐州地区寒武纪沉积模式及其碳、氧同位素制约[C]. 见:中国大庆 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