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
方潇雨1; 李忠勤1; Wuennemann, Bernd1; 高抒1; 陈仁升1
刊名冰川冻土
2015-04-15
期号02页码:336-350
关键词祁连山十一冰川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能量平衡 度日因子 辐射参数
中文摘要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连结气候和水资源的纽带,对其的观测和模拟始终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缘之一.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为参照冰川,结合实测物质平衡验证资料,建立了基于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冰川物质平衡模型(物理模型)和基于温度参数、温度-辐射参数和温度-辐射-水汽压参数的三种度日因子模型(统计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及评估.结果表明:净辐射是冰川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占能量收入的82.3%;其次为感热供热,占收入的17.7%.净长波辐射基本为负,吸收的热量主要通过融化和蒸发/升华方式消耗,分别占能量支出的84.7%和15.3%.加入净短波辐射和水汽压参数的度日因子-物质平衡模型的模拟效果提高显著,相对误差为7%,与能量平衡模型的模拟误差6.7%,相差不大.研究表明,能量-物质平衡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模拟能力强大,尤其在日尺度上有绝对的优势;统计物质平衡模型在特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不佳,对于一些极端值的模拟能力欠缺,但是具有输入变量少,计算简单的优点.研究结果对黑河流域乃至整个祁连山地区的冰川物质平衡模拟方法的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收录类别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526]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潇雨,李忠勤,Wuennemann, Bernd,等. 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J]. 冰川冻土,2015(02):336-350.
APA 方潇雨,李忠勤,Wuennemann, Bernd,高抒,&陈仁升.(2015).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冰川冻土(02),336-350.
MLA 方潇雨,et al."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冰川冻土 .02(2015):336-35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