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 学位论文
题名湖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
作者黄诚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李晓峰
关键词成矿流体演化 矿床成因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湖南黄沙坪
学位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中文摘要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发育不同类型金属元素组合,是研究矿床流体演化与成因以及华南地区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与钨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对象。本文以黄沙坪花岗质斑岩及所形成的钨钼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等方法手段,对花岗质斑岩的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过程取得了初步的认识。 1. 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形成不同矿化类型的流体性质具有很大的差别。早矽卡岩阶段石榴石中Type Ib和Type IIa包裹体共存,并且具有高温(>528℃),压力大(600~800bar)的特点,说明在成矿作用早期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该流体代表了直接来源于岩浆成因的热液。晚矽卡岩阶段与W成矿有关的流体还是以高温高盐度为特征,成矿流体温度集中在400℃~460℃,盐度集中在40~45%NaCleqv,压力为200~400bar。而硫化物期,与Mo成矿有关的流体温度集中在300~340℃,盐度集中在12-14%NaCleqv,压力介于100~200bar之间。与Zn-Pb成矿有关的流体温度进一步降至160~240℃,盐度集中在4~10%NaCleqv和14~18%NaCleqv。早期石榴石等矽卡岩矿物和白钨矿的结晶与后期硫化物的矿化过程均受岩浆热液流体的控制。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和温压条件的包裹体,反映了成矿流体性质受深部岩浆房分异出的超临界流体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所控制。成矿早期流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成矿晚期氧逸度逐渐减小。而与Cu成矿有关(Cu矿化、Cu-Mo矿化、Cu-W)的流体则为另一期的成矿流体作用所形成。 2. 利用岩体锆石U-Pb定年和辉钼矿Re-Os定年方法,确定不同岩体的成岩年龄相差不大,属晚侏罗世的产物,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等数据初步得出岩体的演化顺序。成矿年龄则与成岩年龄相一致,表明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 3.氧化物(白钨矿)、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和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铅同位素,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硫同位素以及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是幔源物质上涌导致的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少量来自地层。与Cu有关的矿化类型和与W、Mo矿化、Zn-Pb矿化有关的矿化类型具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前者矿体中地层提供了较多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可能直接来源于岩浆,而后者的成矿流体是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水-岩反应的产物。 4. 通过系统研究萤石和方解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不同矿化类型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很大。萤石的稀土分配模式除了受离子半径影响,更主要受热液体系中形成的REE络合物的控制。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成矿斑岩很相似,都具有明显负Eu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但是,成矿斑岩中的稀土含量明显高于萤石中的含量,而萤石则具有明显的Y正异常。上述特点表明了形成萤石的流体可能由成矿斑岩分异作用所产生,并且流体经历了远距离的运移过程。热液中氟的离子配体具有很强的搬运各种金属元素的能力,富含氟的热液流体持续不断的供给促使形成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方解石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与Cu矿化有关的流体和与W-Mo-Pb-Zn有关的流体具有明显的区别,表明二者不是同一期成矿流体作用所形成。 5.在总结黄沙坪矿床成岩和成矿作用特征基础上,结合湘南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黄沙坪矿床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晚侏罗世活动的Farallon-Izanagi洋岭和转换断层俯冲触发作用导致陆内发生转换拉伸。在此过程中,由于地幔物质上涌导致的壳幔混合作用是黄沙坪矿床形成大规模矿化的重要因素。黄沙坪矿区由于花岗质岩体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岩体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组成,再加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组成的差别,形成了矿区矿化类型及规模的差异。其中深部岩浆所形成的超临界成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不断与已经结晶的花岗岩及围岩相互作用,并萃取其中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从深部向上运移过程中,首先与矿区石磴子组地层发生水岩交换反应,在二者的接触带形成高温高盐度的矽卡岩型钨钼矿体,随着温压降低和岩石韧-脆性条件的转换,后期流体沿着早先形成的断裂和裂隙在远离岩体的碳酸盐地层中的有利构造位置充填形成脉状铅锌矿体。而黄沙坪矿床与铜矿化有关的矿化类型的成矿流体则直接来源于岩浆。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矿床地球化学
公开日期2016-12-2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882]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诚. 湖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