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
李开文 ; 张乾 ; 王大鹏 ; 蔡伊 ; 张永斌
刊名地球化学
2013
期号2页码:116-130
关键词铅同位素组成 铅来源 白牛厂多金属矿床 滇东南
中文摘要白牛厂矿床位于滇东南锡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是一个Ag、Pb、Zn、Sn等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但成因争议较大。前人引用早期矿床矿石矿物铅同位素数据得出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淋滤,矿床经历了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两个成矿阶段的结论。本文采用最新铅同位素数据系统研究了白牛厂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其中,白牛厂矿床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264~18.537、14.843~15.862和38.481~39.424;薄竹山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1~18.387、15.611~15.670和38.677-38.904;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型矿床(点)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2。18.417、15.603~15.692和38.596.38.868;区域地层及矿区地层钻孔样品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7~19.206、15.622~15.809和38.436~39.932。对比四者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白牛厂矿床矿石矿物、薄竹山花岗岩长石、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型矿床(点)矿石矿物具有一致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铅同位素组成相差甚远,表明白牛厂矿床铅主要来自岩浆作用,在侵入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地层的轻度混染。矿床地质特征及近期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白牛厂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影响,沉积成矿作用在白牛厂矿床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3-2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463]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开文,张乾,王大鹏,等. 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J]. 地球化学,2013(2):116-130.
APA 李开文,张乾,王大鹏,蔡伊,&张永斌.(2013).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地球化学(2),116-130.
MLA 李开文,et al."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地球化学 .2(2013):116-13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