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
何海燕1; 张丹1; 张瑜1; 青会1; 杨蒙岭1; 杨洋1; Xu, M; Li, RQ; Qiu, S
2016
关键词黑土 土壤微形态 土地利用方式
摘要研究了黑龙江省海伦市黑土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的微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为今后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黑土土壤粗颗粒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矿物,偶有云母;人类耕作活动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粒径较小的颗粒流失,表土层粗颗粒的特征值(面积、周长、等圆直径、长径、短径)变大。2天然草甸黑土的土壤孔隙度很少且孔隙以管道状为主;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耕地、撂荒地、人工林地孔隙度较大,且孔隙形状不规则,呈堆集性孔隙;退耕还林及土地撂荒对孔隙结构有改善,孔隙度增加。3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B层和C层还有一些呈絮状凝团和斑状的铁锰新生体;土壤有机物在A层中以植物残体、腐殖质和蚯蚓排泄物为主,B层中主要是一些腐殖质絮状物和颗粒物,C层基本无有机物。4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土壤微垒结主要为填集状垒结,天然草甸土为包膜状垒结;微结构呈海绵状微结构。
出处西南农业学报
04页:883-89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4437]  
专题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生态网络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四川烟草公司宜宾市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海燕,张丹,张瑜,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