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
康晓光
1998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天津
关键词粮食---进出口贸易---研究---中国 CT---S047516---粮食 CT---S040133---进出口贸易
其他题名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
中文摘要目次 : 
    第一章 布朗的“中国粮食威胁论”  
    一、 布朗问题的内涵  
    1、 “东亚模式”:工业化—粮食进口  
    2、 中国:正在出现的农产品进口大国  
    3、 世界:正在进入粮食短缺时代  
    二、 马尔萨斯的幽灵  
    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 新马尔萨斯主义  
    3、 现代马尔萨斯主义  
    4、 布朗是一位与众不同的马尔萨斯主义者  
    三、 “中国威胁论”  
    1、 从“黄祸论”到“中国威胁论”  
    2、 “中国威胁论”的本质  
    3、 布朗对“中国威胁论”的“贡献”  
    第二章 工业化进程与粮食进出口结构  
    一、 国际贸易的经济学理论  
    1、 比较优势理论  
    2、 资源禀赋理论  
    3、 组织行为理论  
    二、 工业化与贸易结构转变  
    1、 工业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2、 工业化与贸易结构的转变  
    3、 工业化与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转变  
    三、 工业化与农产品贸易结构的转变  
    1、 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三种类型  
    2、 工业化—谷物贸易的三种模式  
    3、 工业化—谷物贸易三种模式形成的原因  
    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粮食需求、产出与进口的长期趋势  
    一、 中国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  
    1、 研究方法  
    2、 国际经验  
    3、 1950—1994年中国的粮食消费  
    4、 1990—2050年中国粮食需求预测  
    5、 预测的合理性分析  
    二、 中国粮食产出的长期趋势  
    1、 1950—1994年中国的粮食产出  
    2、 1985—1994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成因分析  
    3、 1984—1993年中国粮食产出空间格局的变化  
    4、 中国粮食产出的长期趋势预测  
    三、 中国粮食进出口的长期趋势  
    1、 1950—1994年中国粮食进出口动态  
    2、 2000—2030年中国粮食进出口动态趋势  
    3、 中国粮食进口倒“U”字型模式的成因分析  
    4、 布朗预测的不科学性  
    第四章 中国进口粮食对全球的影响  
    一、 全球粮食需求与供给的长期趋势  
    1、 历史回顾  
    2、 趋势分析  
    二、 中国粮食进口对全球福利的影响  
    1、 粮食贸易的基本理论  
    2、 中国粮食进口对价格和福利的影响  
    三、 中国粮食进口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1、 贸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2、 粮食贸易的环境影响的特征  
    3、 贸易与环境问题中的帝国主义逻辑  
    第五章 中国应有的态度与策略  
    一、 “乐观论”或“粮食进口有害论”  
    二、 “自己养活自己”不等于“自给自足”  
    三、 粮食进口并不必然损害国家主权和粮食安全  
    1、 “粮食安全”的内涵  
    2、 粮食禁运的历史经验  
    3、 “粮食武器”的有限性  
    4、 “粮食武器”是一把“双刃剑”  
    四、 粮食进口不是浪费宝贵的外汇  
    五、 农业保护不是现阶段控制和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  
    六、 粮食问题是政治经济问题,而不是思想认识问题  
    七、 中国必须进口粮食  
    结束语 开放时代我们应有的基本态度
页数216
ISBN7-201-03127-9
内容类型专著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461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康晓光. 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