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傅伯杰
1991
出版者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中文摘要      全书重点探讨了土地评价的发展,土地评价的原理和过程,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模型与土地资源信息系统。
目次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土地的概念和功能  
    二、 土地的特性  
    三、 土地利用与合理利用土地  
    上篇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 土地评价研究的初级阶段  
    二、 土地评价的发展  
    三、 土地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 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一、 土地评价的概念  
    二、 土地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三、 土地评价的类型  
    四、 土地评价的原则  
    五、 土地评价的过程  
    第四章 土地潜力评价  
    一、 以气侯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  
    二、 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  
    三、 土地潜力综合评价  
    第五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二、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  
    三、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四、 土地诊断和设计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六章 土地经济评价  
    一、 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  
    二、 国内外土地经济评价方法概述  
    三、 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四、 土地经济评价指标的应用  
    五、 城市土地经济评价  
    第七章 土地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一、 景观生态和土地系统分析法  
    二、 参数法  
    三、 模型方法  
    四、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  
    第八章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一、 土地资源与人口  
    二、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与原理  
    三、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第九章 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一、 土地利用规划  
    二、 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  
    三、 土地评价与环境管理  
    下篇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评价研究  
    第十章 陕北黄土高原区域特征分析  
    一、 地质与地貌  
    二、 大陆性季风气候  
    三、 地表水与地下水  
    四、 土壤与植被  
    第十一章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分析  
    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二、 土地利用的特点  
    三、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第十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评价信息系统  
    一、 评价目的  
    二、 评价系统  
    三、 土地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  
    四、 评价结果及经济分析  
    第十三章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合理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一、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模式  
    二、 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三、 建设基本农田,培肥地力  
    四、 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  
    五、 加强土地管理  
    附图  
    参考文献
页数207
ISBN7-5046-0361-9
内容类型专著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409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傅伯杰.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