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镉胁迫对拟南芥幼苗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及突变的影响; Effects of Cadmium Stress on Mismatch Repair Related Genes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Arabidopsis Seedlings
作者韩艳萍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5-2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突变
其他题名Effects of Cadmium Stress on Mismatch Repair Related Genes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Arabidopsis Seedlings
中文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而通过生物标记物方式对污染土壤进行早期诊断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M&S营养液为培养介质,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以错配修复基因MutS 2 homolog (atMSH2),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 和2 (atPCNA1和atPCNA2)为检测目的基因,分别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及测序技术研究了Cd在不同胁迫水平(0,0.125,0.25,1.0,3.0 mg•L-1 )上对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和atMSH2基因突变的影响,并与拟南芥幼苗形态、生理指标的毒性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对Cd污染胁迫敏感的生物标记物。主要结果如下: 1. 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 )Cd处理7天后,拟南芥幼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而根长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明显降低; 2. 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 )Cd处理7天后,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变化明显,0.125 mg•L-1 Cd处理下,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0.25,1.0和3.0 mg•L-1 C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 3. 地上部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分别在0.125mg•L-1,0.25mg•L-1和0.125mg•L-1 Cd时达到最大值。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与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相似,均可作为对Cd污染胁迫敏感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4. 对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 )Cd处理7天后,拟南芥atMSH2基因PCR后的扩增产物进行回收、纯化、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0.25 mg•L-1 Cd处理拟南芥atMSH2基因在第8个和第9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有一个碱基转换;在1.0 mg•L-1 Cd处理下,拟南芥在第10个外显子有一个碱基转换。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8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903]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艳萍. 镉胁迫对拟南芥幼苗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及突变的影响, Effects of Cadmium Stress on Mismatch Repair Related Genes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of Arabidopsis Seedlings[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