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中碳水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影响; Soil aggregate pools of carbohydrate as affected b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作者陈盈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5-2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 团聚体 施肥 黑土 棕壤
其他题名Soil aggregate pools of carbohydrate as affected b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中文摘要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碳水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异源性可以了解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不同群体在土壤有机质积累过程中的相对贡献。本研究以公主岭黑土和沈阳农业大学棕壤两个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土壤作为试验材料,分析长期施肥对碳水化合物在黑土和棕壤团聚体中积累和分布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对小团聚体二次分级研究碳水化合物在小团聚体内部的分布规律,探讨长期施肥对碳水化合物在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以及碳水化合物对小团聚体结构组成的贡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 1. 有机肥有利于两种土壤的团聚化作用,有机肥使黑土小团聚体进一步复合,形成大团聚体,施肥措施引起棕壤微团聚体和粉+黏粒的进一步复合,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化肥对黑土团聚体结构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利于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 2. 有机肥促进大粒径团聚体以及小团聚体中微团聚体的形成,从而使土壤有机碳、氮和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截获(积累)。土壤中新增加的有机碳、氮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截获在>53µm的团聚体结构中,小团聚体中新增加的有机碳、氮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截获在粗砂和微团聚体结构中。 3. C/N和中性糖分布特征表明,无论是土壤团聚体还是团聚体内部结构,大粒径团聚体结构中包含的有机质来源于新添加的有机物料及根系的有机物较多,经历较少的微生物转化作用;粉+黏粒结合的有机质微生物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说明有机质经历了强烈的微生物转化作用,生物稳定性较高。氨基糖分布特征表明,细菌趋向于在小粒径团聚体中积累,而团聚体粒径越大越有利于真菌生长。 4. 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植物来源糖和真菌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所以能够提高土壤及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在有机质较高的黑土上有机肥施用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有机肥用量超过这个值时,即“过量”施用时,土壤微生物就不能利用全部的植物来源的有机化合物,多余的部分保存在大粒径团聚体结构中,成为微生物可利用的潜在的碳源和能源。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14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533]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盈.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中碳水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影响, Soil aggregate pools of carbohydrate as affected by long-term fertilization[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