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东北黑土有机碳、全氮空间分布及其特性研究;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nd their properties in Mollisol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作者解宏图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05-2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有机碳 全氮 空间分布 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氨基糖 黑土
其他题名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nd their properties in Mollisol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中文摘要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分布及特性研究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东北黑土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分布和特性可以为东北黑土退化机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东北黑土区1200个样点为基础,依据尺度分布理论,采用宏观统计分析和微观化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了黑土有机碳、全氮空间分布规律;黑土有机碳与其它养分之间的关系;黑土有机碳、全氮在团聚体中的富集以及黑土活性有机碳、氮的区域分布特性。本次研究是继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对黑土有机碳系统研究,首次摸清了东北黑土有机碳库的现状和分布规律,及其与其它养分库的关系,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绘制了黑土有机碳空间分布图;对影响有机碳库和养分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黑土有机碳库的“经向”和“纬向”分布规律;总结了黑土有机碳库频数分布特征,以及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几十年间的变化。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分布等值线图,阐明了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库的空间分布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 1、土壤有机碳、全氮水平空间分布在纬向上主要受温度控制,在经向上主要受水分控制,黑土有机碳与纬度的显著相关(r=0.70188, P<0.01),与黏粒显著正相关(r=0.43, P<0.01),与砂粒显著负相关(r=-0.44, P<0.01)。 2、土壤有机碳、全氮垂直空间分布在一定深度内受温度控制,水分状况作用较小,黏粒在深度剖面作用不显著,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降低。 3、土壤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全氮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更易受水热条件影响,大团聚体的有机碳富集因子E≥1的趋势明显而微团聚体及粉+黏组分有机碳的富集因子E≤1的趋势明显,说明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具有累积趋势而微团聚体和粉+黏组分中有机碳处于消耗状态。 4、黑土其它养分的分布均非正态分布,有机碳与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为0.795、-0.295、0.801、0.244和0.036,只有有机碳和速效磷之间没有相关性,而与其它养分在P<0.01水平呈显著相关。 5、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氮随纬度增加活性组分增大,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例较小,说明黑土有机物料输入较低;黑土活性有机氮含量差别不大,说明微生物活动相似。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12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311]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解宏图. 东北黑土有机碳、全氮空间分布及其特性研究,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nd their properties in Mollisol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