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云南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应用天文研究组
利用双行根数计算太阳相位角的精度评估
李荣旺; 李语强; 周钰
刊名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4-10
卷号11期号:4页码:369-377
关键词太阳相位角 光度测量 精度评估 双行根数 卫星激光测距
ISSN号1672-7673
产权排序第一完成单位
中文摘要光度特性测量是获取空间目标的物理特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无论是光变曲线的事后分析还是建立光度变化的仿真模型,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参数——太阳相位角(太阳-空间目标-测站的空间夹角)。目前空间目标的位置通常是通过双行根数(TLE)外推获得,存在一定误差,且随外推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因而有必要对其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的精度进行评估。以典型的不同高度的激光测距卫星LAGEOS1、AJISAI、STELLA为研究对象,以全球激光测距资料解算所得的高精度轨道作为参考轨道,对2012年全年利用双行根数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对于LAGEOS1、AJISAI这样的中高轨卫星,由于轨道较高,表征阻力的B*恒定,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偏差较小,角分量级,且随外推时间的延长不会导致偏差明显增大;而对于STELLA这样的低轨卫星,因轨道较低、受变化的大气的影响显著,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偏差较大,尤其是当B*比较大、变化较快时,偏差显著变大,且随外推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大,在最差情况下:外推1 d约为13',外推3 d约为50',外推7 d约为251',已超出目前的精度要求。因此,在事后分析中应尽可能使用1 d之内的TLE计算太阳相位角,对于B*较大且变化较快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另外,针对UTC闰秒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即在双行根数外推时判断外推时段是否跨越了闰秒时刻,若跨越了则进行修正:增加或减少1 s,相应地需要修改结果对应的时间戳计算方法。
学科主题天文学
分类号P126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242127
公开日期2016-05-0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7541]  
专题云南天文台_应用天文研究组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荣旺,李语强,周钰. 利用双行根数计算太阳相位角的精度评估[J]. 天文研究与技术,2014,11(4):369-377.
APA 李荣旺,李语强,&周钰.(2014).利用双行根数计算太阳相位角的精度评估.天文研究与技术,11(4),369-377.
MLA 李荣旺,et al."利用双行根数计算太阳相位角的精度评估".天文研究与技术 11.4(2014):369-37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