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用ARGO-YBJ研究Mrk421爆发和宇宙线各向异性
作者张建立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胡红波
关键词宇宙线 活动星系核 各向异性
学位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文摘要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位于青藏高原的羊八井镇,在拉萨西北90公里处,海拔4300米,; 现在有两个主要的宇宙线观测阵列:中日$AS\gamma$实验和中意ARGO-YBJ实验。ARGO-YBJ; 是世界上第一次采用全覆盖的RPC阵列,又由于羊八井本身的高度优势,原初粒子的触发阈; 能被有效的降低到了300GeV。再加上EAS阵列特有的全天侯、大视场的优势,ARGO-YBJ在长; 时间全天观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RGO-YBJ对Mrk421爆发的; 观测和ARGO-YBJ对宇宙线各向异性的观测。; Mrk421是一个耀变源(Blazar),观测这类天体TeV能区发射,对研究其辐射机制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还可能是潜在的宇宙线源。国际上从射电到TeV的观测设备对其进行了多次联合观测,; TeV的观测主要依靠契伦可夫望远镜,但是契伦可夫望远镜有效观测时间很短,无法在月夜; 或者白天等条件下观测,所以时常错过最佳观测时间,而ARGO-YBJ全天候的优势没有这些; 限制。由于ARGO-YBJ的上述特点,所以它可以很容易捕捉Mrk421这类瞬变源的爆发和长期监测; 。文中主要利用ARGO-YBJ对Mrk421~2006年7月和8月,2008年上半年特别是6月上旬的爆发作光; 变曲线和能谱分析,这些观测结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TeV能段有效观测结果。由于观测条件; 所限,国际上相近能量段的契伦科夫望远镜的对这两次爆发均无观测结果。; 宇宙线各向异性已经由AS$\gamma$给出了精确的二维测量,宇宙线能量在4TeV之上时,各向异性振幅随能量变化不大,在50TeV之上时,振幅随能量而减小;ARGO-YBJ的特点在于能量比AS$\gamma$低,高能段正好和AS$\gamma$低能段接起来,提供了4TeV以下的两维观测结果,在此能量以下,各向异性振幅随能量增加而增大,和其它低能实验的结论一致,是对ASG结果的很好的扩展。这对于研究清楚各向异性起因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567]  
专题粒子天体物理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_本单位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建立. 博士论文-用ARGO-YBJ研究Mrk421爆发和宇宙线各向异性[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