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QCD因子化在B介子两体非轻无粲衰变中的应用
作者孙俊峰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杜东生
关键词QCD因子化 B介子 非轻衰变 CP破坏
学位专业理论物理
中文摘要标准模型预言,在B介子衰变中存在着大的CP破坏。本文在QCD因子化框架下,对B介子的两体非轻无粟弱衰变进行了唯象研究。首先本文回顾了几种计算强子矩阵元的方法,并对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的QCD因子化图象做了介绍。利用QCD因子化公式,通过计算强子矩阵元的单圈QCD辐射修正,得到红外有限的,在as级是重整化标度无关的,以及规范无关的B介子衰变振幅。考虑手征增强的幂次修正和湮灭图的贡献,对B和B_s衰变到末态是两个鹰标量介子,或者一个鹰标量介子和一个矢量介子,共96个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它们对应两种不同参数取值时的衰变分枝比和CP不对称的数值结果,并考察了参数对理论结果的影响。发现对大部分衰变道来说,只要选择合适的参数,QCD因子化方法给出的分枝比可以和实验测量相吻合,但是对于CP不对称的预言精度只是量级水平的,并且输入参数较多,理论预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以系数α1贡献为主的过程:非因子化的贡献是被αB和∧_(ACD)/m_b压低的,QCD因子化对分枝比的预言和朴素因子化的结果相差不大,并且由于非因子化效应给出的强相角不大,因此直接的CP破坏应该比较小。对于企鹅图贡献为主的过程,幂次修正的贡献可能比较重要。最后我们用Rfit方法对B介子衰变过程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表明QcD因子化方法对于B介子两体非轻无聚弱衰变的唯象研究来说是很好的,拟合的最佳值给出CKM相角γ是790。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理论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465]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理论物理室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俊峰. 博士论文-QCD因子化在B介子两体非轻无粲衰变中的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