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FMA在环形加速器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焦毅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方守贤
关键词FMA 动力学孔径 Lie代数 超周期结构共振 纵向横向耦合共振 turn-by-turn实验
学位专业核技术及应用
中文摘要基于SSRF储存环Lattice,利用FMA方法对超周期结构共振分析方法进行校验。研究表明,低阶超周期结构共振带确实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对束流动力学存在显著影响。作者将超周期结构共振分析推广至高阶情况。利用FMA及Lie代数方法研究高阶超周期结构共振,在证明两种方法一致性基础上,探讨了此类共振的机制、特征。进而提出相应的超周期结构共振线图,研究表明其同样适用于其他光源的束流动力学分析,证明超周期结构共振分析——至少对于第三代光源——的重要性及普适性。未考虑磁场误差,对SSRF储存环束流动力学做了初步优化研究。; 首次利用FMA方法系统地研究BEPCII储存环束流动力学。动力学孔径跟踪过程考虑了高频加速及辐射阻尼作用。分析显示纵向-横向耦合共振2Qx-Qs=13是BEPCII对撞高亮度模式动力学孔径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优化六极铁参数,减小共振项,有效地改善其束流动力学。; 在BEPC及BEPCII储存环上开展turn-by-turn实验,为将来进行FMA实验打下良好基础。利用BEPC储存环上水平注入冲击磁铁(kicker)激励束流,观测束流的逐圈质心位置,得到束流的相运动图像并测量BEPC的横向阻尼时间。利用基频分析(NAFF)方法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束流频谱,由此可研究各种条件引起的工作点漂移。观测并分析了特定工作点条件下色品引起的束流共振现象。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核技术及应用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479]  
专题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高能物理研究所_加速器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焦毅. 博士论文-FMA在环形加速器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