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用核分析方法研究唐三彩的化学组成及产地
作者雷勇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柴之芳
关键词唐三彩 产地 中子活化 同步辐射X荧光
学位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文摘要为研究唐三彩的产地,本论文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和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窑址、墓葬和遗址出土唐三彩胎的元素丰度模式,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处理Ce、Nd、Hf、Eu、Yb、Lu、Ta、Th、Sc、Cs、L。、Sm、U、Tb十四种元素的丰度,分辨出不同产地唐三彩胎的元素丰度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河南黄冶、陕西铜川黄堡、西安西郊老机场(西安礼泉坊)、河北邢窑唐三彩的分析数据为唐三彩的产地判定提供了可靠的参照标准。唐三彩器和唐三彩俑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唐三彩器的产生和釉陶器的发展关系密切,唐三彩俑与北朝、隋代的陶俑、釉陶俑的关系紧密。研究表明洛阳附近出土唐三彩器皿与黄冶窑唐三彩造型风格类似、化学成分接近,推断是黄冶窑的产品。综合考古资料、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可将唐三彩在盛唐时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大约以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为界。研究显示,前一阶段白胎唐三彩器主要由黄冶窑制造,唐三彩俑由洛阳地区一个未被发现的窑场制作;在第二阶段洛阳和长安地区都出产白胎唐三彩器和唐三彩俑,所有的红胎唐三彩器和俑由长安地区制作。西安西郊老机场窑址出土的铁红、灰黑、米黄三种胎色的唐三彩是其它唐三彩窑址没有发现的类型。其中红胎和灰黑胎的化学成分、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创门选用了相似的制胎原料。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唐三彩与黄冶窑唐三彩成分接近,印证了唐三彩从黄冶经由水路,运输到扬州港,用于出口运输的路线。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283]  
专题多学科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雷勇. 博士论文-用核分析方法研究唐三彩的化学组成及产地[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